刺杀计划并不复杂,就是在汉堡火车站,用步枪远距离射杀戈辉,然后撤离,就这么简单。
事实上,简单的事情,往往需要极为复杂的准备过程。
提前几周就开始准备,必须提前准备,从容布置,尽可能的减少错漏之处。寻找有利的狙击位置,并且不只一处,尽量做到一击必杀,因为没有开第二枪的机会,肯定没有。画图,尽可能精细的平面图,标定合适的狙击位置。派人去行动地点附近工作,熟悉附近的日常情况,应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情况。对参与行动的人员,进行精细化分工,除了射手外,哪些人负责干扰,哪些人负责制造混乱,哪些人负责协助撤退,哪些人只当看客。专门的演习计划,对行动的每一步进行仔细推敲。考察天气,不同天气情况下的逃跑路线,并计划时间,严格执行时间。参与行动的车辆,仪表盘上粘贴精确到十分之一公里的地图,并提前熟悉路线,熟悉经过的所有岔路,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必须有预案。
计划确定,日俄双方开始分头行动,双方都有百分之一百的信心,能成功刺杀戈辉。
看到这里,就连作者都觉得戈辉这次凶多吉少了。但请相信,没有什么是一帆风顺的,如果你感觉一切顺利时,那肯定有更大的不顺在等着你。
1906年的德国什么人最惹不起——军人。这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德二是个高度军国主义的国家(我之前注释过,是君主社会主义,那是站在现代人的思考角度。),军人地位极高,权力极大,属于横着走都没人敢拦的群体。那些平时趾高气扬的官员警察,一个个见了军人都卑躬屈膝。德军总参谋部就在这个群体的塔尖上。
想象一下,德军总参谋部要接的人,要全力保护的人,力度会是什么样的?整个火车站都会为此让路。这也是毛奇总长认为自己就能搞定的原因,合作?需要吗?根本不需要。
如果有人想远距离射杀戈辉,多远合适?太远了,步枪射程可能不够,命中率会极低。太近了,德国军人不允许啊,军人有军人的眼光,哪里适合隐蔽射击,军人非常清楚。所以用步枪射杀戈辉,并不像计划中的那样容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时此刻,戈辉乘坐的德国军舰,刚刚进入亚丁湾。没错,就索马里海盗猖獗的地方。但这个时代,还没有索马里海盗。
约书亚-基米希舰长指着前方茫茫大海,用英语介绍道:“在阿拉伯半岛西南端与非洲大陆之间,有一条西北—东南走向、从红海南端连接阿拉伯海亚丁湾的海峡,被世人称为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水上走廊’即曼德海峡。因该水道(海峡东水道)水深适宜,航道中很少岛屿、暗礁,北通红海、南连亚丁湾,是大西洋通往印度洋最短航线上的必经航道,也是欧、亚、非三洲间海上交通贸易的重要航道。它是红海的南大门,自古以来,就是沟通印度洋、亚丁湾和红海的一条繁忙的商路。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海船由苏伊士运河、红海通过曼德海峡进入印度洋,进而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太平洋西部的亚洲沿海一带。曼德海峡己成为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三大洋的海上交通要道,很多欧洲人称它是世界战略心脏。是世界上最重要和最繁忙的海峡之一。”
“海峡边上是不是有一个叫吉布提的地方?”戈辉明知故问。
“对,有这个地方,现在归法属索马里殖民政府管理。”基米希舰长回答道:“吉布提地处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扼守红海进入印度洋的要冲曼德海峡,西南、西部毗邻埃塞俄比亚。西北毗邻利大意的殖民地厄立特里亚。”
“那是个关键位置,扼守三大洋的海上咽喉。”戈辉评价道:“可惜,禁卫军实力不允许,只能感叹一下。”
“我对禁卫军的将来充满信心。”乔纳斯说道:“将来的事儿,谁说的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