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并不是“唯”,不是“唯一”之意,而是如“于”一般,只是一个文言虚词。
这幅对联本意,就是“楚有才,斯为盛”。
意思很直白,楚地还是出人才的,这里就是楚地人才的摇篮。
相比较刚才的对联,这副对联明显高了一筹,所高之处,不在文采,而在格局。
刚才的对联是程十发所撰,程十发一生科举未第,虽以诗文名世,但说到底只是一个文人。
这副对联却是满清嘉庆年间的翰林,岳麓书院山长,曾任正二品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袁名曜所撰。
袁名曜被士林称为“楚南第一人物”,以培养人才闻名,陕西按察使严如煜不远数千里,遣其子拜于门下。
如果说刚才的对联是书生意气,这副对联就是宰相胸怀。
平铺直叙,却是磅礴大气。
平平淡淡,却是真理存心。
不需要华丽,不需要花哨,不需要呐喊,也不需要使劲。
就这么平平常常地说,楚地有材,就在这里。
这样平常的姿态,展现的是极度的自信。
斯文在兹。
李步蟾将笔投掷回墨桶,穿好布履,对场上躬身作揖,“小子献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