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林乔改变策略,不再集中在一处示范,而是分散到直隶各州县,同时在十处荒山开展梯田试验。他还上书皇帝,奏请将"官山"开放给无地农民垦种,前三年免租。这是一着险棋——若皇帝支持,庆王的禁令将成一纸空文;若皇帝顾及宗室情面,他则可能被指责挑拨天家关系。
奏折递上去后,便是漫长的等待。林乔表面平静,内心却如绷紧的弓弦。这步棋走错,不仅前程尽毁,还可能连累家人。
十天后,圣旨终于下达:准林乔所奏,开放直隶境内无主荒山给流民垦种,免租三年!更令林乔惊喜的是,皇帝还特别嘉奖山地种植法,命各地仿效推行。
消息传来,无地农民欢呼雀跃,纷纷扛起锄头走向荒山。而庆王府则大门紧闭,据说庆王"偶感风寒",闭门谢客。
小树最近开朗了许多,常与张文远、李明一起温习功课。这天晚上,他突然问:"爹,什么叫'为民请命'啊?"
林乔一愣:"怎么想起问这个?"
"今天夫子讲到包拯的故事,说他是为民请命的好官。"小树眼睛亮晶晶的,"张兄说,爹也是这样的好官,所以才会得罪权贵..."
林乔心中一暖。看来儿子的小伙伴们在家中没少听大人议论。"爹不敢比包公,只是尽本分而已。"他摸摸儿子的头,"记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若只知趋炎附势,与行尸走肉何异?"
小树似懂非懂,但郑重地点了点头。
秋收时节,西南山坡的试验田迎来了丰收。甘薯亩产达八百斤,耐旱谷子也有两石之多,虽不及良田产量,但对荒山来说已是奇迹。更可喜的是,直隶各地上报的新垦山地超过十万亩,预计可养活数万流民。
皇帝龙颜大悦,下旨嘉奖林乔,并命户部拟订全国荒山开垦章程。庆王虽然恨得牙痒痒,却也不敢公开违抗圣旨,只能暗中使绊子。
这天,林乔正在衙门整理各地上报的垦荒数据,张御史突然来访。这位素以刚直着称的言官开门见山:"林大人,听闻你收集了一些庆王府的不法证据?"
林乔心头一跳,但面上不显:"张大人何出此言?"
"明人不说暗话。"张御史压低声音,"我查庆王府多时,苦于证据不足。若大人手上有料,我们或可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