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西红柿小说网>中国哲学简史>第31章 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2)

第31章 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2)(第1页)

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曲知之人,观于道之一隅而未之能识也。……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学乱术足以为先王者也。

荀子又在《天论》篇中说:

慎子有见于后,无见于先;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宋子有见于少,无见于多。

照荀子的看法,哲学家的“见”和“蔽”是联在一起的。他有所见,可是常常同时为其见所蔽。因而他的哲学的优点同时是它的缺点。

《庄子》的折中趋势

《庄子》最后一篇《天下》篇的作者,提出了道家的折中观点。这一篇实际上是先秦哲学的总结。我们不能肯定这位作者是谁,这并不妨碍他真正是先秦哲学的最好的历史学家和批评家。

这一篇首先区分全部真理和部分真理。全部真理就是“内圣外王之道”,对于它的研究称为“道术”;部分真理是全部真理的某一方面,对于它的研究称为“方术”。这一篇说:“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这个“一”就是“内圣外王之道”。这一篇继续在“道”内区分本、末、精、粗。它说:“古之人其备乎!……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因此《天下》篇以为儒家与“道”有某些联系。但是儒家所知的限于“数度”,而不知所含的原理。这就是说,儒家只知道“道”的粗的方面和细枝末节,而不知其精,不知其本。

《天下》篇继续说:“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

《天下》篇接着做出了各家的分类,肯定每一家都对于“道”的某一方面有所“闻”,但是同时尖锐地批评了这一家的缺点。老子和庄子都受到高度的赞扬。可是很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位道家领袖的道术,也和别家一样,被说成“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也只是“道术”的一方面。这是含蓄的批评。

由此看来,《天下》篇的含意似乎是说,儒家知道具体的“数度”,而不知所含的原理;道家知道原理,而不知数度。换句话说,儒家知道“道”之末,而不知其本;道家知其本,而不知其末。只有两家的结合才是全部真理。

司马谈、刘歆的折中主义

这种折中的趋势一直持续到汉朝。《淮南子》,又名《淮南王书》,与《吕氏春秋》一样具有折中性质,只是更倾向于道家。除了《淮南子》,还有两位历史学家司马谈和刘歆,本书第三章曾提到他们,也表现出折中的趋势。司马谈是一位道家。他的《论六家要旨》说:“《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史记·太史公自序》)他往下指出了六家的优点和缺点,但是结论以为道家兼采了各家的一切精华,因此居于各家之上。

书友推荐: 林深不知云海许云琛裴馥许云琛裴馥雪暗香味你而来暗香浮动江晏礼安然小说江晏礼时候鹤别空山踏明月孟谦荀宋雪诗重生八零,爸妈!我自有我的荣耀姜老师魏杳迷恋天阉旧爱泯灭程衍之柳欣欣我心匪石甜蜜蜜大侠与神医之比武招亲妈妈的忌日,我的葬礼爸爸的名字老婆拔我针管,让我给男助理煮醒酒汤程心怡陆沉宴霜梦成城 下宋安泽秋晚清叶昭昭孟烟冷大祸拨雪寻春,烧灯续昼许曼珠于南尘挽天河 上
书友收藏: 官场先锋完结《被闺蜜男友上错以后》作者三两豆【棠】[完结] 王爷和他的忠心侍卫 作者:犀牛叔叔妻子的背叛【棠】[更129] 军人体育生的性奴大学生活 作者:唐捐【137】《死装校C活该被抹布》by炉香炉香[np 更121]《男二也要被爆炒吗》作者:筏喻(单性np 强制爱 总受 直掰弯)《逆袭之爱上情敌》作者:柴鸡蛋水浒揭秘(贞芸劫)易感落不下《垂涎》作者: 浅胴体【高干,兄妹骨科高h】致命吸引娇妻出轨实录:步步险情(婚外诱惑)[np 更73]《圣比亚学院(sp)校园训诫》作者:可乐【棠】[更121] 在各个位面G翻男主男配的日常(快穿总攻_NP) 作者:流水沙《他人之舌》作者:音清纯[废文 更42]《神庙【原名:神庙的圣娼》作者:约耳(np总受、一群疯批攻X暴躁直男受)[1v1 更70]《被疯狗强制浇灌的日日夜夜》作者:狐狸头(变态痴汉A×温吞老实B(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