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韦孝宽的声音有些发颤,他下意识摸了摸腰间佩剑,"那是..."
王思政双手负在身后,神色平静如水:"攻城车,而且是前所未见的大型攻城车。"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将敌营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收入眼底。城墙上的热浪掀起他鬓发,却吹不散他眼中的沉着。
韦孝宽握剑的手微微发抖:"我们必须想办法应对。一旦那东西推到城下..."
"别慌。"王思政拍了拍他的肩膀,触手处是炙热的铁甲。他指向敌营:"你看那些铁皮接缝处,还有底座的结构..."他的声音突然压低,"传令下去,召集城中所有会缝补的将士,再准备大量布匹和绳索。"
韦孝宽一脸困惑:"布匹?将军是要..."他忽然想起什么,眼睛一亮,"莫非是..."
王思政微微一笑,眼角浮现细密的皱纹:"高欢的人用铁,我们就用布。"他从怀中掏出一块粗布,轻轻一抖,"再坚硬的拳头,打在布袋上也会使不上力。"见韦孝宽仍有些茫然,他补充道:"去准备吧,让妇孺也来帮忙,时间不多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玉壁城内异常忙碌。将士们聚集在城中心的广场上,在王思政的亲自指导下,将一块块布匹缝合成巨大的幔帐。年轻力壮的士兵则忙着在城楼上安装火炬,准备火油和易燃物。
"将军,这样真的能挡住攻城车吗?"老刘头一边缝制一边担忧地问。他粗糙的手指捏着细针显得格外笨拙,针脚歪歪扭扭像蜈蚣爬行。
王思政接过他手中的针线,熟练地缝了几针:"老刘放心。"他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攻城车,"那东西少说有上万斤重,但它的力量是直来直去的。"手中的针线穿梭如飞,"我们的布幔要像渔网一样,既能兜住大鱼,又要懂得卸力。"
老刘恍然大悟,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敬佩之色。王思政继续巡视着工作,不时俯身指导。他看到一个小兵正笨拙地穿针引线,便蹲下身来:"线要这样捻一下..."他示范着动作,粗糙的手指意外地灵活。
"将军还会这个?"小兵惊讶地问。
王思政笑了笑:"当年在太原驻守时,大雪封路三个月,不自己缝补怎么行?"他环视四周,提高声音:"诸位记住,针脚要密,接缝处要双层加固!这关系到全城百姓的性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