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张参军将我比作诸葛武侯?未免太抬举了。"杨愔语气稍缓。
"汉王常说,杨公之才可比管仲乐毅,只是未遇明主。"张岳趁热打铁,"我虽不知汉王为何如此看重杨公,但王命在身,必当竭诚相请。三日后我再来拜访,望杨公三思。"
脚步声渐近,祖珽急忙退到巷口阴影处。张岳推门而出,面色凝重地离开了。
祖珽没有继续跟踪,而是若有所思地回到自己住处。烛光下,他摊开一匹绢布,开始记录今日所见所闻。
"张岳奉汉王之命拉拢杨愔...杨忠自称弘农杨氏..."他边写边喃喃自语,"有意思,真有意思。"
三日后,祖珽再次尾随张岳来到杨愔宅前。这次他找了个更好的观察位置——隔壁院墙外的一棵老槐树。借着茂密枝叶的掩护,他能清楚地看到院中情形。
张岳与杨愔站在院中石桌旁,桌上摆着一壶酒和两个杯子。杨愔的表情比上次缓和许多,但仍带着戒备。
"杨公,我今日不谈宗族,不论忠义。"张岳为杨愔斟满酒,"只想请教,您对自己的仕途可还满意?"
杨愔端起酒杯,苦笑一声:"奉朝请不过是个虚衔,张参军何必明知故问?"
"以杨公之才,本可位极人臣。"张岳直视杨愔双眼,"汉王求贤若渴,若得杨公相助,必以国士待之。"
杨愔沉默良久,杯中酒微微晃动,映出他复杂的眼神。祖珽在树上屏息凝神,知道这是关键时刻。
"我不过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汉王为何如此看重?"杨愔终于开口,语气中透着疑惑。
张岳放下酒杯,郑重道:"汉王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杨公虽无兵权,却有治国之才。若得杨公相助,关陇政治必将更加稳固。"
祖珽听到这里,心头一震。汉王竟有如此深谋远虑!他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的玉佩,思索着这个情报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