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新人的加入,肯定要举办一个欢迎宴,在安北镇级别够高的人也不多,连村长们都到自己的属地开荒种地去了,够资格作陪的也就是赵月思、胡高仁,还有族长本人,宴席谈不上丰盛,凑合了八个菜,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胡高仁就想考校这几个人了,只见他,先是冲几个人作个揖道:“部落现有人口二十万人,其中中原流民占四成,草原土着占六成,因语言、习俗差异常生矛盾。冬季突发暴雪,粮食储备仅够支撑半数人过冬,如何在避免冲突的前提下分配物资、组织互助?” 只见李牧文道:“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既然是大同部落的人就应该一视同仁,粮食物资尽量做到平均分配,积极鼓励百姓自发收集购买越冬食物,”大家都点头。
赵月思又问道:“草原以游牧为主,但中原流民擅长农耕,且发现一处铁矿。若要发展部落经济,是优先扩大牧场、开垦农田,还是建立冶铁工坊?如何平衡三者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只见快四十岁的王靖远道:“在下看来,关于民生的事都是大事,农田显然要比牧场养活的人口要多,适合种粮食的地方一定要开垦出来种粮食,在不适合种植粮食的地方发展牧场,铁器是农业生产和军队急需的,要全力发展,只有练出好钢,才能铸造出锋利的铁犁和刀枪。”众人都点头表示认同。
胡高仁又问道:“我们大同盟和后金都对漠东蒙古产生觊觎之心,目前那边正在发生战争。部落兵力训练不足,且缺乏能征惯战的将领。若要在三个月内在漠东蒙古站稳脚跟,应采取哪些措施?” 张穹博道:“大将都是经历千百次战斗锻炼出来的,没有捷径可走,漠东蒙古远离后方,只有靠以战养战,先下手为强,在后金人出手前吞并漠东蒙古,”众人点头表示认可。
赵月思又问道:“部落中发生中原流民偷取牧民马匹事件,按草原规矩应断手,按中原律法需赔偿。若你负责处理此事,如何制定既符合部落整体利益,又能让双方信服的裁决方案?后续如何完善律法避免类似冲突?”只见刘野舟不慌不忙道:“偷盗马匹在哪里都属于重罪,不能按照草原和大明的法典处置,大同部落应该制定自己的法典,让偷马的人归还马匹,同时对偷马的人做罚苦役,这样不至于断手之后成为家庭和部落的负担,还可以给失主一个交代。”众人都点头表示认可。
胡高仁又道:“明朝边军、蒙古诸部、后金势力对大同部落态度暧昧。若明朝提出招安,要求部落协助对抗后金;而后金则许诺丰厚物资,拉拢部落为其提供情报。如何在多方势力间周旋,保障部落安全与利益最大化?”这五个人是配合好了,一人回答一个问题,只见陈怀瑾答道:“一个部落的立场也要和一个人一样,不能首鼠两端,应该从开始就明确教好谁,打击谁,大同部落是汉人为主导的,当面对外族的时候要坚决和大明站在一块,行事上又要注意联弱抗强,若我方为强大的一方,就该果断出击,切不可延误战机,”听了陈怀瑾的回答,我不由得带头鼓起掌来,
五个人都展现了自己的才华,是该我这个做老板的说一下福利待遇了,我清清嗓子道:“五位贤才都是大同部落急需人才,给你们的待遇是月俸五两银子,到年底的时候要是年景好还会有一定的分红,在大同部落做事准则就是一切为了集体,处事要公平,谁要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为自己谋私利,就会被部落抛弃,大同部落讲究人人平等,上官和下官之间地位都是平等的,官员和老百姓之间也是平等的,执行任务的时候除外,一个职务的任免和福利待遇的增减,必须经过大会通过,”我胡乱地说了几句,也不成体系,也不知道他们几个能不能理解,反正几个人也都是连连称是。
见胡高仁和赵月思都不再问话了,李牧文道:“族长,咱部落眼下急需要解决的事情是什么?”我点点头,这家伙很快就进入状态了啊,笑着道:“一个部落和一个国家一样,首先是要让百姓们吃饱肚子,然后才有资格谈其他的,我们部落初建,发展农业和水利也是刚刚开展,”李牧文道:“在下不才,闲时看过几本水利方面的书籍,愿意为大同部落的农田水利方面出一点力,”我一拍大腿,把自己都拍疼了,“大同部落急需农田水利方面的专家,赵镇长,直接让李秀才担任大同部落的司农一职如何?”赵月思和胡高仁也连连说好,这件事基本就定下来了。
文人都有好胜之心,见李牧文都有了不错的职务,王靖远道:“族长,在下平时对桥梁建造方面比较感兴趣,不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职务,”我这次没有拍大腿,而是一拍桌子道:“煤村那边,早就想在黄河上建造一座大桥,又怕影响黄河上的船只通行,你就担任大同部落的司工,专门研究在那边造桥的事,”王靖远道:“属下定不负所望,”
前面两个人都有了职务,剩下三个人急得抓耳挠腮,也没要他们再说什么,我直接道:“张穹博掌管军情司,刘野舟掌管司刑,陈怀瑾司礼,”每个人都达成自己的心愿,皆大欢喜,又开始了一轮喝酒。
喜欢明末少年请大家收藏:()明末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