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9月21日,载着戈辉一行的德国军舰缓缓驶进汉堡港。
戈辉一身禁卫军将官礼服,看得基米希舰长竖起大拇指,啧啧称帅。
码头上,德军总参谋部毛奇总长、参谋副长蒂姆-金特尔、总参谋部第二处处长托尼-克罗斯、德国首相标洛、威廉享利亲王、维多利亚-伊娃少校等迎接戈辉。他们身后的海陆军仪仗队整齐列队,随时等候检阅。
各国的摄影记者们已经举起小型化的照相机,将镜头对准了站在船舷上的戈辉。
随着船梯架设完毕,军乐队的演奏也随之开始。
戈辉伴着欢迎的音乐,挥手走下船梯,然后分别与一众德军高层、首相、亲王、皇帝女儿敬礼、握手、寒暄。
照相机的快门不断的按下,闪光灯不断爆闪。在众多镁粉闪光灯中,《禁卫军报》记者孙刚的外置电子闪光灯格外引人注意,孙刚的照相机也比很多外国记者的相机要小很多。
“终于把你盼来了,欢迎来德国!”毛奇用力地握着戈辉的手,笑着说道。
“能再次见到总长阁下,非常高兴,德国一直是我心驰神往的地方。”这是戈辉的回应。
“多少次在报纸上见到你,今天终于见到本人了。”金特尔摇了摇戈辉的手。
“很高兴见到副长阁下,谢谢副长阁下支持两军的合作。”戈辉说道。
“你带来了300名小伙子,我会替你照顾好他们。”克罗斯说道。
“不用特别照顾,最好一视同仁,他们是禁卫军人,知道干什么来了。”戈辉说道。
“辉,你可真难请啊!我和总参谋部至少都发了三次邀请。”标洛首相笑容洋溢地说道。
“我也想早点过来,战事拖累,都是没办法的事情。”戈辉笑着解释道。
“辉,我都不记得这是第几次见面了,我们缘分很深啊!”威廉亨利亲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