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拔的麻杆在风中摇曳,坚韧而倔强。村民告诉她们,这种麻,要经过浸泡、捶打、晾晒等十几道工序,才能变成可以纺织的纤维。每一根纤维里,都藏着汗水和时间的力量。
村子的最深处,一户农家的院子里,几个上了年纪的婆婆,正围着一个巨大的染缸忙碌着。
“这是蓝染。”一个婆婆看见她们,热情地招呼道,“用板蓝根的叶子沤出来的,染出来的布,放一百年都不掉色,还能防蚊虫。”
缸里,深蓝色的染液像一块凝固的夜空。一块白色的土布被浸入,再被捞起,在空气中氧化的瞬间,由黄绿色迅速变为纯净的蓝色。
那蓝色,不是工厂里用化学染料调出的呆板颜色,而是带着生命层次的、深邃的蓝。
旁边还晾晒着别的布料。
有用了栀子果染出的明亮的赭黄色,有用了石榴皮染出的沉稳的土褐色,还有用了苏木染出的温柔的粉红色……
这些颜色,质朴、原始,却充满了无法言喻的生命力。
陈敏站在晾晒的土布之间,整个人都看痴了。
返程的吉普车上,一路无言。
陈敏一直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田野和村庄,她的眼睛里,有什么东西,正在被一点点点亮。
“小丽姐,我懂了!”
“我终于知道我们的‘根’在哪里了!它不在港城,不在那些杂志上,它就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里!”
“下一季,我们不做某个时髦的单品,我们做一个系列!一个完整的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