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弥远,字同叔,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是南宋初年宰相史浩的儿子。此人表面上温文尔雅,实则心机深沉,擅长权谋。他看到韩侂胄北伐失败,民心尽失,便决定趁机夺权。
史弥远首先找到了杨皇后。杨皇后为什么恨韩侂胄?原来当年韩侂胄曾阻止宁宗立她为后,两人早就结下仇怨。史弥远对杨皇后说:“韩侂胄专权跋扈,挑起战争,导致生灵涂炭,若不除掉他,国家危矣。”杨皇后点头同意,让他便宜行事。
得到杨皇后的支持,史弥远开始策划政变。他联络了参知政事钱象祖、李壁等人,还收买了韩侂胄的亲信周筠,让他做内应。
开禧三年(1207年)十一月三日,韩侂胄像往常一样坐轿去上朝。走到六部桥时,突然冲出几百名士兵,拦住了他的轿子。为首的是夏震,他是史弥远安排的殿前司公事。
韩侂胄掀开轿帘,厉声喝道:“你们要干什么?我是平章军国事!”夏震回答:“有旨,罢免你的官职,送你去临安府!”韩侂胄说:“有旨?我怎么不知道?”夏震不再废话,指挥士兵把韩侂胄连人带轿抬到了玉津园(今杭州玉皇山南)。
到了玉津园,夏震拿出一条绳子,说:“奉皇后旨意,赐韩平章死。”韩侂胄这才明白过来,破口大骂:“杨后误我!史弥远小人!”但为时已晚,士兵们用绳子将他勒死,时年五十五岁。
韩侂胄死后,史弥远派人把他的首级装在盒子里,送到金朝,作为求和的礼物。金朝这才同意和谈,双方签订了“嘉定和议”:南宋向金称“伯侄之国”,每年纳贡银三十万两、绢三十万匹,赔偿军费三百万两,史称“嘉定和议”,比之前的“隆兴和议”更加屈辱。
除掉韩侂胄后,史弥远成了最大的赢家。他先是被任命为知枢密院事,不久后升任右丞相,开始了长达二十六年的专权生涯(1207—1233年)。
史弥远掌权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洗韩侂胄的旧部,同时提拔自己的亲信。他把当年参与策划政变的钱象祖、李壁等人都排挤出去,独揽大权。宋宁宗虽然对史弥远的专权不满,但性格懦弱,又没有实权,只能听之任之。
嘉定十四年(1221年),宁宗的太子赵询病死,史弥远提议立宗室子赵贵和为太子,改名赵竑(hóng)。赵竑对史弥远的专权很不满,曾指着地图说:“等我即位后,就把史弥远流放到这里。”他还在墙上写下:“史弥远当配八千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话很快传到了史弥远耳朵里。史弥远心想:“这太子留不得,得另找一个听话的。”他派人四处寻找宗室子弟,最后看中了一个叫赵与莒(jǔ)的人,此人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世孙,当时只有十七岁,性格温顺,便于控制。史弥远把他接到临安,改名赵贵诚,让他学习礼仪,准备将来取代赵竑。
嘉定十七年(1224年),宋宁宗病重。史弥远知道时机到了,他先假传圣旨,把赵贵诚召入宫中,然后等到宁宗一死,立刻召见百官,宣布立赵贵诚为皇帝,是为宋理宗。
赵竑听说宁宗死了,正准备即位,却得知新皇帝是赵贵诚,气得差点晕过去。他拒绝朝拜理宗,最后被士兵强行按在地上磕头。史弥远怕赵竑日后报复,先是把他贬到湖州(今浙江湖州),后来又派人逼迫他自缢,对外谎称“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