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深夜,张御史秘密来到林乔书房。听完汇报,这位铁面御史也难掩兴奋:"此事若真,当为国家立一大功!我即刻安排都察院精锐,配合你行动。"
三天后,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汪家大宅被官兵团团围住。当林乔和张御史带人冲入内室时,汪兆铭正与几个倭寇头目把酒言欢,桌上还摊着沿海布防图!
铁证如山,汪兆铭当场瘫软在地。连夜审讯后,这个盐商巨贾不仅供出了私通倭寇的罪行,还吐露了多年来贿赂官员、操纵盐价的种种黑幕。更令人震惊的是,名单上赫然包括孙侍郎和已经致仕的卢文焕!
这一案件震动朝野。皇帝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彻查盐商集团。借此东风,林乔再次上书,力陈盐政改革势在必行。这一次,再无人敢公开反对。
"林卿前番所奏,朕深思之,确为良策。"皇帝在乾清宫单独召见林乔时,语气中带着几分歉意,"即日起,全面推行新盐法,卿全权负责!"
"臣领旨。"林乔深深叩首,心中却没有多少喜悦。这场胜利来得太过惊险,若非偶然发现汪家通倭,改革可能已经夭折。这让他深刻认识到,在利益交织的官场,单有皇帝的信任还不够,必须有足以制敌的杀手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盐改重新启动后,进展出乎意料的顺利。没有了汪家这个领头羊,其他盐商纷纷接受招标新制。更可喜的是,随着良商进入,盐价不升反降,质量却提高了,百姓交口称赞。
"一条鞭法"也在直隶地区重新推行,并逐步扩大到周边省份。赋役合一后,农民负担明显减轻,而国库收入反而稳步增长。到了夏收时节,改革成效已经初步显现,连最顽固的守旧派也不得不承认林乔的能力。
这天,林乔正在衙门审核各地报来的新政成效,通政司送来一封特殊公文——广东市舶司奏报,有佛郎机(葡萄牙)商船请求扩大贸易,愿意以高出市价两成的价格采购生丝和瓷器。
"佛郎机人..."林乔若有所思。他在青山县时就听说过这些来自遥远西方的商人,他们驾驶巨大的帆船,带来各种奇珍异宝。可惜本朝海禁森严,只在广州一地允许有限贸易。
"007,调取近年海外贸易数据。"他心血来潮地命令道。
系统提供的数据让他大吃一惊:仅广州一地,官方许可的贸易额就高达每年数百万两白银!若开放更多港口,引入更多外商...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林乔脑海中形成:何不奏请开放海禁,允许沿海商民出海贸易?这不仅能增加国库收入,还能促进百业兴旺。当然,他知道这将触动比盐商更强大的利益集团——那些靠垄断对外贸易获利的权贵和保守派。
正当他沉思之际,小树兴冲冲地跑进来:"爹!看我从李兄那里得到什么?"孩子手中捧着一个精巧的铜制物件,上面有指针和复杂的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