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跑太远!”陈默的声音从雾中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林夏应了一声,却在转身时突然愣住——眼前那棵歪脖子松树,树干上有个心形的疤痕,她确定自己半小时前刚经过这里。恐惧像冰冷的藤蔓瞬间缠住心脏,她忍不住喊出声:“陈默!我……我好像又绕回来了!”
话音未落,一束头灯光束穿透雾气照过来。陈默快步走到她身边,伸手接过她怀里的树枝:“没事,这片林子长得都差不多。”他的手掌很暖,隔着冲锋衣都能感受到温度,“跟着我走,别胡思乱想。”
篝火升起的那一刻,仿佛有什么东西在空气中融化了。干燥的松枝噼啪作响,火星子溅到空中又落下,在每个人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周子琪凑到火堆边烤手,睫毛上的水珠被烤干,留下淡淡的盐渍。老郑从背包里摸出半袋牛肉干,掰了几块递给林夏:“补充点能量,明天才有劲走路。”
“对不起,”周子琪忽然小声说,“刚才我不该哭的。”她盯着跳跃的火焰,眼神有些飘忽,“我就是突然想到我妈,她要是知道我在这山里迷路了,肯定急坏了。”
老郑叹了口气,往火堆里添了根粗柴:“我闺女跟你一般大时,也总爱往山里跑。有次在张家界走丢了,我在山脚下守了一夜,第二天她自己跟着采药人回来了,兜里还揣着个野猕猴桃。”他笑起来时,眼角的皱纹里都沾着火星的碎屑。
陈默没说话,只是专注地调整着篝火的形状。火光映在他脸上,照亮了下巴上新生的胡茬。林夏忽然想起出发前他说的话:“现代人太依赖GPS了,反而忘了怎么跟自然对话。”那时她还觉得这话矫情,此刻看着跳跃的火焰,却忽然明白,有些时候,失去坐标反而能让人找回更原始的感知。
“知道怎么在森林里辨别方向吗?”老郑忽然开口,像是看出了林夏的心思,“看树皮。南面的树皮更光滑,北面的更粗糙。还有苔藓,总是长在背光的那边。”他指着不远处一棵冷杉,树干北侧果然覆盖着厚厚的绿苔,像披了件绒衣。
陈默接话道:“还有溪水。一般来说,溪流会往低处流,最终汇入大河。我们明天就沿着溪谷往下走,总能找到有人烟的地方。”他从背包里拿出防水地图,借着火光用红笔在空白区域画了条虚线,“现在我们大概在这里,根据太阳的位置,溪谷下游应该是这个方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夏凑过去看,火光烤得她脸颊发烫。地图上的红线条像一条蜿蜒的生命线,在密密麻麻的等高线间延伸。她忽然想起自己的速写本,里面画满了迷路前的风景,那些被她仔细描摹的叶片脉络、溪水波纹,此刻都成了模糊的记忆。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周子琪忽然开口,声音比刚才平稳了许多,“我爷爷以前是护林员,他说山里的雾气是有灵性的,迷路的人只要静下心来听,就能听到风里有山神的指引。”她说话时,火光在她眼睛里跳动,像落进了两颗小星星。
老郑哈哈笑起来:“你这丫头,净信些封建迷信。”但他的笑声里没有嘲讽,反而带着一种释然的轻松。陈默往火堆里扔了块松脂丰富的木头,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驱散了部分潮湿的寒意。
夜深了。雾气渐渐散去,透过稀疏的树冠能看到几颗暗淡的星星。林夏躺在帐篷里,听着外面篝火燃烧的噼啪声和陈默均匀的呼吸声,忽然觉得恐惧其实并不可怕,当它被摊开在火光下,被大家的话语包裹住时,就会慢慢失去尖锐的棱角。她想起出发前陈默说的“治疗都市病”,或许真正的治疗,不是逃离城市,而是在失去方向时,学会与恐惧共处,与同伴相依。
四、寻路:晨光里的蛛丝马迹
黎明是被几声清脆的鸟鸣唤醒的。林夏掀开帐篷拉链时,看到陈默已经在收拾背包,篝火堆只剩下些暗红的炭灰,冒着微弱的白气。周子琪正在用便携式水壶煮咖啡,浓郁的香气混着晨露的清新,让紧绷了一夜的神经稍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