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桃枝面对挑衅却不急不躁,只是平静地回望贺若敦,嘴角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这淡然的态度反而更激怒了贺若敦,少年脸上泛起红晕,手指在剑柄上不安地摩挲着。
军师长孙俭见状,捋须轻笑:"军中本不准私斗,但两位小将军今日不妨一较高下,也好让汉王见识见识真本事。"
贺若敦闻言,抬腿就往外走,临到门口回头给了刘桃枝一个挑衅的眼神:"怎么?不敢来?"
刘桃枝却不动声色,只是恭敬地向刘璟请示:"主公,属下..."
刘璟心中暗笑,面上却严肃道:"去吧,给这小子一个教训。"他刻意压低声音,却又让厅内众人都能听见:"别打残了就行。"
众将哄堂大笑,紧张气氛一扫而空。王思政笑着摇头:"年轻人啊..."
不多时,外面便传来兵器相交的叮当声,夹杂着少年人的呼喝。刘璟听着外面的动静,嘴角微微上扬。他转向王思政:"思政,这刘桃枝你是如何发现的?"
王思政拱手答道:"回汉王,刘桃枝他本是高欢手下的苍头奴,被派来玉壁城用间,被我擒获之后感化。臣观其根骨奇佳,便收在帐下。"
刘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此时,外面的打斗声越发激烈,不时传来围观士兵的叫好声。
厅内,副将韦孝宽趁机上前,呈上一封书信:"汉王,这是高欢派人送来的劝降信,简直痴心妄想!"他语气轻蔑,却掩饰不住眉宇间的得意。
刘璟接过书信,只见上面写着封王思政为城阳王,督四州军事,骠骑大将军等丰厚条件。他默然不语,手指轻轻敲击案几,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韦孝宽突然意识到自己失言,额头渗出冷汗——这不是变相向上司邀功吗?他偷眼看向刘璟,却见汉王面色如常,看不出喜怒。
实际上,刘璟心中正在飞速盘算:王思政立下大功,确实该重赏。但制度初建,如何封赏才能既显恩宠又不失分寸?高欢这封劝降信来得正是时候...
忽然,刘璟放声大笑,那笑声爽朗豪迈,让众将都松了口气。"思政之名,连高欢尚且畏惧!"他拍案而起,"玉壁之战大胜全赖诸位浴血奋战,璟岂会薄待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