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昭王本是康王之子瑕,继位后不行王道,人民生活困苦,朝廷日渐衰落。昭王南巡,当地人民怨恨昭王,就给昭王一个胶粘的船,船到江心就沉了。因为死的不光彩,没有向诸侯通报,由昭王的儿子满继承王位,就是周穆王。
管仲旧事重提,只是想增加楚国的压力。楚避重就轻,只认下不贡包茅。此时的楚国已经很强大了,齐国多次会盟,楚国从未参加。
齐军在楚国边境晃来晃去,也没有离开的意思,是探楚的虚实。楚派大将屈完率兵抗齐,齐便从陉地退驻召陵。桓公向屈完炫耀齐军兵多将广。
屈完也不示弱说:“齐君是为修礼而来是可以的,楚国也会配合你做事。如果齐有非分之想,楚国将以山为城,以江河为护城河,你北方的齐军怎么能推进。”
齐桓公见好就收,与楚国签订盟约。楚国保证每年按时贡奉包茅。齐也不再提当年昭王南巡未归之事,率军返回齐国。
齐军返回时路过陈国,陈国不想让齐军穿城而过,就叫齐军走城东难行的山路。齐知道了陈国的用意,很生气,当年秋便出兵伐陈。
齐桓公三十五年,齐桓公在葵丘与各诸侯会盟。周襄王派宰孔赏赐给桓公祭祀文王、武王的祭肉,丹彩装饰的弓箭,天子乘坐的车乘并特许桓公不必下车拜谢。桓公本想同意,管仲却说:“不可以。”
齐桓公只好下车拜谢接受了赏赐。这年秋天,桓公又一次与各诸侯在葵丘会盟,齐桓公表露出傲慢之色。周王派宰孔参加了会盟,各诸侯见齐桓公傲慢无礼,有些人便有了叛心。
晋献公因为有病,迟到了,正好遇见宰孔。宰孔说:“齐桓公傲慢了,你不必去了。”
晋献公听了此言,就没有去参加盟会。这一年,晋献公去世,里克杀死了献公的少子奚齐和卓子,晋国大乱。
此时,在齐国朝堂之上,大夫们就晋国之乱议论纷纷。有人提议趁机攻打晋国,以图扩大齐国疆土。齐桓公有些心动,望向管仲。
管仲却摇头道:“晋国内乱,我们若此时出兵,虽可得利,但会被诸侯视为趁火打劫,有损齐国威望。不如派使者前往晋国,协助稳定局势,展现我齐国之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