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农田比武"在靠山村拉开了序幕。林乔亲自监督改良田的每一道工序:深耕、施肥、播种、灌溉...每一步都严格按照科学方法进行。陈老汉则带着子侄们用传统方法耕种另一亩田。
消息传开,不仅靠山村,连周边村落的农民也常来围观,议论纷纷。大多数人还是站在陈老汉这边,认为"姜还是老的辣"。
"乔哥儿,要不要做些手脚确保赢?"一天夜里,负责北片的林小河悄悄问。
林乔斩钉截铁地摇头:"绝对不行!推广农法靠的是真才实学,弄虚作假一次,日后永远抬不起头。"
转眼到了五月,麦子抽穗的季节。两亩田的差别已经很明显:改良田的麦秆粗壮,麦穗饱满;传统田的则相对稀疏矮小。陈老汉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但嘴上仍不服输:"急什么,最后看收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麦子即将成熟时,一场罕见的旱灾袭击了青山县。连续二十多天滴雨未落,小河见底,水井干涸。农人们昼夜不停地挑水浇田,却仍是杯水车薪。
林乔的改良田因设计了深层灌溉系统,又提前做了抗旱准备,损失相对较小;而传统田几乎颗粒无收。靠山村的农民们眼睁睁看着陈老汉那亩传统田的麦子一天天枯萎,而改良田的虽然也受影响,但仍有六成收成。
旱情最严重的那天,林乔带着族人连夜帮靠山村挖了一口深井,救了上百亩即将枯死的庄稼。当清澈的井水汩汩流出时,陈老汉扑通一声跪在了林乔面前。
"林劝农...不,林大人!老汉有眼不识泰山..."老人声音哽咽,"求您救救靠山村的庄稼吧!"
林乔连忙扶起他:"陈老伯言重了。抗旱救灾,是我分内之事。"
就这样,靠山村的抵抗土崩瓦解。陈老汉果真兑现诺言,亲自为林乔牵马,在村里游行一圈,逢人就说改良农法的好处。这个活广告的效果远超官方文书,周边村落的农户纷纷主动要求学习新方法。
旱灾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全县七成农田受灾。但令人惊讶的是,采用林乔方法的田地平均保住了五成收成,而传统农田往往只有一两成。活生生的事实胜过千言万语,林劝农的名声从此响彻青山县。
灾后,程知府紧急召见林乔:"林劝农使,此次旱灾,多亏你的改良农法,我县损失远小于邻县。朝廷特拨赈灾银五千两,命你全权负责灾后恢复工作。"